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内容,强调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和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湘西州紧紧围绕“两个主线”,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奋力谱写湘西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抓住“一个根本”,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湘西州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的领导作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聚焦“两个主线”,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持续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化宣传、文艺展演、非遗传承、红色教育等各领域,生动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湘西故事,进一步激发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二是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积极探索跨区域协作发展模式,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加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培树一批互嵌式发展的典型企业、典型社区等,不断优化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三是全面加强依法治理。加强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完善自治条例、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规定和社会规范,依法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全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瞄准“一个目标”,推动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聚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做大“蛋糕”中分好“蛋糕”,让团结和幸福之花齐头绽放。一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坚持以链群思维兴产业,加强科技赋能,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做强生态文化旅游主导产业,打造中医药和生物医药、绿色矿业及新材料新能源等制造业产业集群,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发展一批乡村特色富民产业。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经济贡献率。完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支持群众就业创业,拓宽群众稳定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周边地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 GDP 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二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扛牢首倡地政治责任,高质量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深入开展过渡期共性问题集中排查整改,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十八洞片区为引领,高标准推进10个片区建设,以点带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擦亮新时代红色地标。三是办好民生各项事业。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建州70周年和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契机,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强弱项的民生项目,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四是培树时代文明新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赓续革命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作者系中共湘西自治州委书记)
来源:三湘统战网
作者:刘涛
编辑:李璐